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从2016年建筑业改革看2017年行业发展形势
来自:admin 更新日期:2017-01-06 点击量: 2874 ←返回
2016年是“十三五”规划开局之年,也是推进建筑业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。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总结2016年的建筑业,最恰当的莫过于“变”。行业内部来看,“变”突出表现在从国家政策、行业需求结构变化带来的建设模式、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改变,由此形成的行业新生态,要求建筑业企业从思维模式到行为模式也必须随之改变。从行业外部来看,“变”表现为政府加快转变职能、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主动之“变”;部分企业难以摆脱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,在改革大潮中疲态尽显的被动之“变”;不少企业抓住改革“红利”,顺应行业发展形势,积极主动抢占先机的应势之“变”。
伴随行业变革而来的,是行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。“变”+“机遇”=“势”。在2017年来临之际,梳理建筑业改革发展的内在规律、探寻行业转型的新机遇,对于企业在“十三五”期间更好地把握改革大势、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资质改革有序推进 行业秩序逐步规范
2016年,建筑业资质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,被业内称为“惊天之变”。
一方面,以“淡化企业资质,强化个人执业资格”为改革方向、以“轻审批重监管”为管理理念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6年连续发布了《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》、《关于启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的通知》、《“对取消8个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征求意见”的函》,并在浙江、甘肃和安徽三省开展建筑业企业和工程监理企业资质“智慧”审批改革试点。从这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,建筑资质审批将逐步强化“人”的作用、强化“业绩”的作用,对行业的管理,也将由事前审批向事中、事后监管逐步转变。
另一方面,资质改革给建筑业带来的直接影响,是让传统挂靠模式失去了生存的土壤。业内人士都知道,传统建筑企业的扩张,往往建立在资质挂靠模式的基础之上,被挂靠企业长期以收取“管理费”的形式生存,不仅造成了项目管理的混乱,给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,而且被挂靠企业本身管理能力逐步蜕化,核心竞争力随之丧失,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。资质改革强调以市场化为导向,追求规范化发展,为行业企业长远发展净化了生存的土壤。
从建筑业企业的角度来看,资质改革带来的最大利好,是行业发展秩序进一步规范,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,建筑业企业品牌化发展的时代正在到来。在“十三五”期间,把握好这一大趋势,积极顺应改革潮流、加快转型步伐,企业才能在未来竞争中胜出。